top of page

【懶人包】一次看懂尼泊爾 Z 世代暴動原因:社群媒體禁令、貪腐醜聞與世代憤怒

  • 作家相片: Kimi
    Kimi
  • 16小时前
  • 讀畢需時 6 分鐘
2025 年 9 月,尼泊爾爆發大規模的全國性抗議示威,主要參與者是 Z 世代(1995–2010 年出生)的大學生與年輕公民
2025 年 9 月,尼泊爾爆發大規模的全國性抗議示威,主要參與者是 Z 世代(1995–2010 年出生)的大學生與年輕公民

2025 年 9 月,尼泊爾爆發大規模的全國性抗議示威,主要參與者是 Z 世代(1995–2010 年出生)的大學生與年輕公民。這場被稱為「Z 世代抗議」的運動起初因政府全面封鎖多個社群媒體平台而爆發,但更深層的導火索在於民眾長期對貪腐與權貴炫富的不滿,以及對公共資金遭不當挪用的指控。隨著抗議規模擴大,示威訴求從最初的網路自由延伸至要求改善治理透明度與政治問責等更廣泛議題。以下將分項說明這場由年輕世代引領的尼泊爾抗爭背後的主要原因。


導火線:社群媒體禁令


政府封鎖社群媒體是這次抗議直接誘因。2025 年 9 月 4 日,尼泊爾政府突然宣布關閉全國 26 個社群媒體平台,包括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WhatsApp、X(推特)、WeChat、LINE 等國內外常用平台。官方聲稱此舉是因業者未依規定註冊而採取的措施,但多數民眾認為政府藉口合規之名行箝制輿論之實,試圖壓制線上異議聲音。這項全面封網措施成為壓垮年輕世代耐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禁令生效不到一週內即引發各地青年走上街頭示威。

值得注意的是,封禁措施公布的同時,政府正在推動一項要求社群平台在尼泊爾註冊並接受監管的新法案,加強對網路內容的控制。因此,許多年輕人將此次禁令視為政府打壓網路世代聲音的信號。社群媒體禁令直接點燃了年輕族群的不滿情緒,他們紛紛上街抗議要求恢復網路自由。即使政府在抗爭爆發後倉促解除封鎖,此時怒火已然蔓延,學生和青年們的訴求開始從單一的網路議題,擴大到對整體政治體制的不滿。


尼泊爾Z世代累積的不滿:貪腐與裙帶關係


觸發抗議的表面原因雖是社群媒體封鎖,但這波「Z 世代」怒火背後是多年來對政府貪污腐敗和裙帶關係的不滿情緒累積。尼泊爾自民主化以來,政局長期動盪,幾位年邁的政壇元老輪流執政達十餘年之久,但普遍被年輕世代視為貪腐自肥的代名詞。

年輕人目睹國家權力始終掌握在少數菁英家族手中,而政治世家子弟炫富擺闊的行徑更激起公憤。有觀察指出,許多高官的子女在社群媒體上炫耀奢華生活,包括豪華跑車、名牌手袋和海外度假等,在民生困頓的尼泊爾形成強烈對比。事實上,在禁令發布前幾週,TikTok 等平台上就興起揭露 “權貴子女”(nepo kids)奢靡生活 的熱潮:網友以 #PoliticiansNepoBabyNepal、#NepoBabies 等標籤發布大量貼文與影片,對比權貴後代的豪奢與一般尼泊爾民眾生活的艱辛,引發數百萬次觀看。


年輕抗議者憤怒質疑:「平民百姓困於貧困,權貴子女卻揮霍無度」。例如,一名名叫施琳卡拉·卡提瓦達(Shrinkhala Khatiwada)的前選美皇后(其父為前衛生部長)在網上頻繁炫耀出國旅行與奢華生活,被抗議者點名為精英特權的象徵。示威期間,她的家族宅邸甚至遭到示威者縱火,足見民眾怒火之高漲。類似地,前總理德烏帕之媳歌手 Shivana Shrestha 經常上傳展示豪宅和高檔時尚的影片;前總理普拉昌達的外孫女炫耀價值數十萬盧比的名牌包,更引發輿論譁然。隨著這些影片與照片瘋傳,全國輿論譴責政治權貴與其子女的聲浪高漲,抗議人群甚至沖擊並火燒部分權貴家族的住宅。

由此可見,貪腐和裙帶關係令年輕一代對執政階層積怨已深,社群禁令不過是促使他們爆發的火星而已。


公共資金挪用與經濟失衡


除了權貴炫富,尼泊爾年輕世代長期不滿的另一焦點是政府對公共資金的管理不善與普遍貧困。多年來多起醜聞曝光卻鮮有官員被究責,更加深民眾對權貴階層享有法律豁免權的不滿。例如,博卡拉國際機場建設項目中至少有 7100 萬美元公款遭到侵吞,另一件醜聞則揭露有政客非法出售給不丹難民的安置名額牟利。然而上述重大貪瀆案件均未見嚴懲,強化了公眾對政治階層缺乏問責的觀感。


此外,尼泊爾的經濟困境使青年的失望情緒雪上加霜。官方統計青年失業率超過 20%,為南亞最高之一。由於國內缺乏就業和發展前景,約三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依賴海外匯款。許多年輕人不得不外出務工或從事非正式經濟活動,留在國內的則面臨低薪與失業困境。當權者卻被指責將資源投入自身利益圈,導致教育、就業等領域的公共投資長期不足,讓年輕一代看不到希望。


治理危機與政治問責缺失


尼泊爾的抗議之所以迅速升級,全因背後潛藏著長期治理危機:體制缺乏透明度,領導階層毫無問責可言,使民眾對政府失去信任。自 2008 年尼泊爾廢除君主制以來,歷任政府幾乎無一善終——短短 15 年內更迭了 13 屆政府,政局反覆無常。近十年來奧利、德烏帕和普拉昌達三位年長男性輪流擔任總理,共計出任總理職務達 12 次之多。然而政權輪替並未帶來實質改革,反而因同樣的人馬反覆上台,滋生更多任人唯親與腐敗傳聞。


年輕世代對這套政治遊戲規則日漸厭倦,普遍認為既得利益者只為私利勾結,在位者透過裙帶關係壟斷政治和經濟資源,導致國家發展停滯不前。這種信任赤字在 Z 世代間尤其嚴重,他們對傳統政治菁英幾乎失去信心,迫切要求新的治理模式與領導世代更迭。


隨著抗議持續,民眾的訴求也從討厭貪腐、要求恢復社群自由,進一步升高到要求政治領導階層下台乃至改變整個政治版圖。示威人群高喊口號,要求政府承擔責任並給出交代,許多人甚至主張解散現有政府、重組臨時領導班子,以徹底肅清積弊。


尼泊爾Z世代抗爭升級與「黑色九月」


由於上述種種因素交織,尼泊爾的 Z 世代抗議最終演變成近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動盪之一。9 月 8 日起,大批身穿校服或大學制服的學生走上街頭,在首都加德滿都等城市集結,高呼反腐口號。初期示威大致和平,但隨著警方試圖強硬驅離、衝突激化,局勢迅速失控。青年抗議者衝破防線、縱火燒毀多處政府建築與政治人物住宅,包括國會大樓、部長官邸,甚至旅遊勝地的豪華酒店。象徵國家權力中心的新納杜巴爾行政大樓陷入火海,場面震撼全國。


警方則動用催淚瓦斯、水炮、橡膠子彈,甚至實彈射擊試圖鎮壓,導致多人傷亡。截至 9 月 11 日,已有數十名抗議者喪生,超過千人受傷。年輕示威者的血激起更大憤怒,抗議浪潮進一步蔓延全國多地。


在巨大壓力下,執政者終於讓步。9 月 9 日午後,執政僅半年的奧利總理宣布辭職下台,其內閣多名部長亦一併去職。消息傳出後,加德滿都街頭爆發出 「我們贏了!」的歡呼。青年群眾揮舞國旗、無視宵禁上街慶祝,並悼念在抗爭中犧牲的同伴。然而,總理去職並未讓示威立即平息。許多抗議者堅持表示,除非建立起真正負責任且廉潔的新政府,他們的抗爭不會停止。


目前尼泊爾國會陷入癱瘓,政府權力真空只能由軍方出面在首都等地實施宵禁、維持基本秩序。這場震撼南亞的小國之亂,被媒體稱為 「黑色九月」,也是尼泊爾自內戰結束以來最劇烈的社會動盪。它突顯了年輕世代對舊有政治體制的徹底幻滅,以及他們渴望清除貪腐、重建透明與公義新秩序的決心。


結語


綜上所述,尼泊爾 Z 世代暴動並非一時衝動的偶發事件,而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積累導致的必然結果。表面上,社群媒體禁令點燃了抗爭之火,但深層次看,多年累積的貪污腐敗、裙帶關係與貧富懸殊才是火藥桶中的主炸藥。年輕世代透過此次運動,表達了對政府治理失能與缺乏問責的強烈不滿和變革訴求。他們的怒吼宣示著新生代要求透明、公平與機會的願望,也提醒當權者:若不正視體制痼疾、回應民眾呼聲,再小的火星都可能引燃下一場更大規模的風暴。這場發生在喜馬拉雅山麓的青年起義,正為尼泊爾的民主與未來寫下新的篇章,也為其他國家敲響了世代正義與問責改革不可忽視的警鐘。

 
 
bottom of page